西马季军邱旺东:从专业队丑小鸭到体制外第三高手

admin2025-10-09 13:00:075124

资料图。

自从去年3月董国建在重庆马拉松创下2:11:42的八年来国内最好成绩之后,这一年多来中国的专业马拉松一直是波澜不起,有些死气沉沉(应该和全运会有关)。

倒是体制外的江湖堪称风云变幻,亮点频现,别有一番洞天。

继今年5月本公众号率先指出,在秦皇岛马拉松以2:20:40改写PB、夺得亚军兼国内第一的22岁贵州小将管油胜,已经稳坐体制外第二把交椅之后,今年9月他又在甘肃金昌和北京马拉松两破2小时20分大关,如愿跻身“运动健将”。

而在10月28日举行的首届西安马拉松,同为22岁的甘肃大学生邱旺东也将PB大幅提高到2:20:54,荣获季军兼国内第一,并由此跃居体制外第三高手。

饮马长安

“这次没想到能跑出那么好的成绩。赛前只想跑个2小时25分左右。”近日在接受笔者专访时,邱旺东坦言。

周六比赛开始后,他跟着两个非洲选手冲了出去。不过只跟了两公里多,他就决定放弃:“毕竟还是有很大差距,我觉得速度有点快,容易跑崩,就按自己的节奏跑。”

尽管如此,第一个5公里他还是被带出15分51秒的全程最快5K分段,平均每公里配速3:10。

跑了一阵,他超过跟随那两个黑人大约4公里、跑半程的杨成祥。大约在七八公里处,一个蒙古特邀选手和跑半程的崔凯又追上他,三人于是就组成集团一起跑。

半程过后,只剩邱旺东和蒙古选手两人捉对厮杀(崔凯以1:10:42夺得半程冠军;杨成祥第二,1:12:58)。

两人用3:24左右的配速(5公里用时17分左右)跑到30公里,此后5公里拼出后半程最快分段16分18秒,均速达到3:15。

其间蒙古人多次变速想甩掉他,但邱旺东咬住不放,对方没有成功。

“最后7公里我加速到三分十二三秒,他就掉了。”35至40公里分段他用时16分32秒,可能是摆脱对手后有所减速。

拉开距离后,他仍然不敢松懈,生怕对方反超。最终他以2:20:58的枪声成绩跻身前三;蒙古人2:21:48第四,慢50秒过线。

那天收看直播时,笔者注意到一点:邱旺东没有像黑人冠亚军那样,在终点前的直道上跑红地毯,而是跑红毯外侧的石板地面上。

“这是因为平地上跑舒服一点,红地毯起伏比较大,脚底不舒服。”他解释说。

这次他也击败今年重马跑出2:26、目前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的甘肃同乡高手刘英才,以及参加过2015年北京世锦赛、去年在合肥跑出2:15的内蒙古专业选手关思杨。

据他回忆,关思杨起跑时就没跟上,自己跑完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,才知道他也来了。

说到自己跑赢专业高手的原因,邱旺东认为是自己身处体制之外更加自由——参赛更多,积累了更多经验。

三战三捷

西安马拉松是邱旺东10月跑的三个全程马拉松(外加一场半程和一场登山)。这一个月他战绩辉煌:两个全场冠军,一个季军兼国内第一。

10月6日周五在敦煌双遗马拉松,他的对手包括今年武汉马拉松跑出2:23的前体制外第三李伟,还有在杨凌马拉松跑出2:25的西北师大学长兼训练伙伴王涛。

结果他从35公里开始紧紧咬住李伟,经过几番拉锯战,“到37公里(戈壁路段)我看他不行了,就一个加速”甩开,最终以2:30夺冠,李伟2:37第二,王涛2:42第三(“他没跑好,估计出状况了”)。

10月15日星期天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穿越胡杨林马拉松,邱旺东还跑赢一个黑人选手。“他水平也不是太高,一直跟着我,我带他跑的,最后两公里甩掉他。”

那次他还刷新了PB:将4月杨凌马拉松跑出的2:26:12,改写为2:24:21。

赛后他在微信上开心地告诉笔者:“终于PB了哥:224”。而且他觉得“距离长了,应该进224了”。

当时笔者预感他应该还会有所突破,最终果然等来西马的2:20。:-D

今年邱旺东全马总共跑14场,外加一些小比赛、半马和二十来公里的小越野,大大小小算下来应该有四十来场。

西安马拉松的第二天,他又跑了一场越野赛,收获第六。

这些比赛他“差不多拿了十几个第一:小比赛基本都是第一;大的最近都是国内第一——基本上不是第一,也是第二”。

除北马外,半年来在比赛中赢过他的国内选手,只有排名体制外前两位的李子成(陕西洛南禹平川)、管油胜(7月张掖临泽马拉松)和王涛(杨凌、银川)。

其中的洛南和银川两场,他还是背靠背跑的:

5月27日他下课后才启程,走得比较迟,12点多到西安,转车到洛南已是凌晨3点;稍事歇息后,5点就起床。

结果他以2小时27分排名第二;李子成第一2:26,李伟第三2:29。

由于买当晚的机票去银川,又是半夜12点多抵达,一点多才休息。银马有黑人,他跑了2:36,国内第二。

今年他挣到的奖金收入“也就是十多万”,因为上万的不很多。

银马设国内奖,第二名2.2万,额济纳2万;西马他选择拿国内奖1万,康比特另赏5000元(以上均含税20%)。

闭关修炼

邱旺东曾经向笔者感叹说,自己“一周一个全程基本跑不出好成绩,从来没有时间认真练过、准备过一场”。

那么,今年他在密集参赛的情况下,为何能够进步神速,连上三个台阶——从2:29到2:26,再到2:24和2:20?

“我感觉是冬训练得比较扎实,不管哪个方面都有提高,包括量和绝对速度。”他解释说。

从一月中旬学校放假开始,他和王涛就进入冬训,一直到2月17日返校,总共练了四十多天;“那段时间没有比赛,专心搞训练。”

他们每天跑量都是二十多公里,周六再拉一个长距离:第一周20,第二周30,第三周30多,第四周调整。练三周调整一次。

杨凌马拉松赛后,王涛告诉笔者他们冬训时的具体训练法如下:

一周三次强度课和大课。强度课跑1000米和400米:

1000米刚开始6个,后面增加到8个;每个3分10秒以内,间歇3分钟;

400米15或20个,每个72秒以内,间歇80秒。

重马赛前,他们跑过两个20公里,外加26、30、35公里各一个。

跑公路时一般4分配速起步,到后面的缓下坡提速到3:3x。

其中距离最长的35公里是赛前两周在操场跑的,用时约2:08:30。

“本来想按4分配速跑,那天状态好,最后平均3分41秒。赛前一周又跑了个20公里,跑了68分半。”

强度课和大课之外,主要以慢跑为主:

早上12公里,4分左右配速,快一点就3:4x到3:5x。

下午10公里放松跑,特别是上大课的时候,配速4分半到5分。

早晚训练基本都在公路上跑——兰州滨河路,一个来回10公里。

一周的安排如下:

冬训期间休息两天,跑一个强度;一周一个长距离。每周仅周日下午休息半天。

平时如果周末比赛,则周一、二调整,周三、周五各跑一个强度。

冬训那两个月,他们的月跑量都在500公里以上。

他们都是自己练,没有教练。王涛透露:“我们现在的训练,还是按照我(上大学)以前的教练张云山的方法。”

张云山是西北民族大学的教练,年轻时曾获2000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5000、10000米冠军(破赛会纪录),2002年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1500、3000米冠军(3000米仍是中国纪录)。

顺便说下,2014年轰动一时的全国十公里路跑联赛西安站打人事件中,横遭两名当地运动员两度殴打、最终屈居亚军的兰州选手张宝强,也是张云山的门下弟子。

邱旺东表示,现在他基本没有训练计划,都是以赛代练的模式,平常都是慢跑;至多就是“以前在体工队的那种练法,只是速度降下来。体工队是一出门就跑得很快,把所有的劲都用在训练上”。

他平时每天慢跑20公里,一天两练:

早晨六点起床,跑10公里,然后去上课;

下午六点半下课,七点去跑10公里。早上快些,晚上慢些。

平时都在公路上跑,跑强度才在田径场,因为人比较多。

西安马拉松赛前,他在比完额济纳旗马拉松之后,基本都处在调整状态。

前一周参加甘肃白银市的靖远半程马拉松,“上了个强度,跑得挺好的,感觉达到了刺激肌肉的目的”。他的成绩是70分04秒,第八名;前七名都是高水平黑人选手。

回学校后,他继续以慢跑、调整为主,只是赛前两天(周四)跑了10个400米;“感觉状态很好,脚底下很轻松。每个68到70秒,最后一个63秒。坐动车去西安时,感觉人很有劲”。

跑步人生

邱旺东1995年3月26日出生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乡村,当地距兰州车程两百多公里,将近3小时。

他父母都是种地的,他上面还有两个姐姐,一个哥哥。下图是他奶奶在自家大豆地里。

他小时候家境不好,等到大姐出嫁,家里多了些钱,8岁的他才机会上学。下图是他出生长大的房子。

上初中时,“还不懂啥叫跑步”、十四五岁的邱旺东偶然参加校运会,居然包揽1500米和3000米两项冠军。

他家人可能都有些运动细胞:他姐姐和哥哥小时候都参加过学校运动会,长大后才不怎么跑。

不过他认为,自己的跑步天赋不算太好,主要是肯坚持、肯吃苦,比较自律;“我觉得后天努力更重要。一个人天赋再好,不努力也等于零。只有不努力的人,才会拿天赋作为借口。”

例证之一:2012年在体育老师的推荐下,他进入通渭业余体校,此后每天早晨都环绕县城跑两三圈,距离大约4公里。

虽然他跑得相当吃力,觉得自己和其他人差距太大。不过一个月过后,坚持下来的只有他一个,其他同伴都放弃了。

2013年,18岁的邱旺东北上省城兰州,进甘肃省体校训练;同年10月加入甘肃省体工队,师从马拉松2:10:46、曾获2002北马和2007厦马冠军的甘肃名将李柱宏。

据他所知,李是2010年退役当教练的,现在在兰州城市学院当老师;“估计大学老师比体工队教练好一点吧;后者压力挺大的。”

在省体工队,邱旺东先跑5000、10000米,后来转到马拉松,2015年在重庆首马跑出2:29:11。

2015年4月他离开省队,原因是“集训工资一分钱都没拿到”,队里只管吃住。

出来后他做过酒吧服务员,也在工地干过;“当时没心思训练,不想再跑了,就想在社会上闯一闯,结果发现社会上也很难混。”

他说自己当时水平比较低,加上近两个月没训练,生活也不规律——经常熬夜上网聊天,跑马拉松也就两小时四十多分,挣不到钱。

后来一个师姐建议他可以去跑户外比赛,他于是报名2015年宁夏六盘山登山赛,结果拿了第9名,到手1000元。

从此他白天上班,晚上抽空跑六七公里,周末开始参加比赛。

2016年他通过单招,被西北师范大学录取:5000米跑15分40秒。“那时候练得不系统,跑得不太理想。那一年总共招了两个,我俩并列第一。”

这一成绩已经比2014年6月他在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的成绩16:41.89(第33名)快一分多钟;“那是第一次跑,没什么经验。”

瞄准健将

邱旺东现在是西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二年级学生,住四个人一间的学校宿舍。他说自己文化课成绩中等,在班里28人中排第十三。

其他同学都不跑比赛,因为班上只有他一个练长跑。其他人有的练球类,有的练田径项目中的跳远、跳高和短跑。他们都知道他特别不容易。

离开体工队两年半,他的马拉松成绩提高了9分钟,以前的队友现在都跑不过他;“确实可以说不是一个水平的。甘肃体工队现在最好成绩才2:24。”

究其原因,他认为体工队的训练方法有问题:一味强调大运动量和大强度;“以前老一套的那种练法,把所有的劲都用在训练上。现在的人身体受不了”。

“自己的身体,自己才知道,教练不知道你现在到底啥状态。现在累了可以自己调整,在体工队就不一样了,跑不动教练也让你跑。”

当然,到了比赛场上,该坚持还是必须坚持。在邱旺东看来,“马拉松精神就是一种不轻易放弃的精神”。

他基本没退过赛,一般都会坚持完成,除非碰上严重情况;“退赛对一个人影响挺大的”。

今年重庆马拉松他遭遇感冒加拉稀,浑身绵软无力;“刚起跑我就知道今天不行了,跑了5公里就退赛,从折返处走回起终点。那次不退也就是四个小时。”

谈到甘肃近年连出体制外高手的原因,他觉得应该和甘肃的亚高原环境有关——它最适合长跑训练,“我们速度就比较差一点”。

他家乡海拔1600多米,比兰州的1500米还高一点。

至于他和王涛、刘英才哪个实力更强一些,他回答道:“这个不好说。反正两小时20分也不是好跑的。跑二十四五分简单一点,跑20分还是很困难的,专业队里面能跑到的也不多。”

现在邱旺东的马拉松PB,只比大他4个月的管油胜慢一分钟,但他认为自己仍有不小差距:“感觉在各方面都不如他,比如大比赛的经验。还要打磨自己。”

西安马拉松他的唯一遗憾是没有跑进2:20,达级运动健将。

他估计今年达不上,因为九十月份全程跑太多了,身体有些疲劳;11月会调整一下,去跑短的,恢复比较快。12月份或者准备一场全马,或者继续跑短的,等明年再跑全马。

“想参加一些半马,拉一下速度,再好好练一个冬训,看明年能不能拿健将。”他说。

将于2020年大学毕业的他,长远打算是争取找一份当老师的工作,稳定一点,跑步就当作爱好。

“如果找不到,就继续从事现在的跑步(参赛)。现在跑步比赛越来越多,我的水平不算太差,能够养活自己,比上班强。”

(跑步故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