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的多哈街头依旧灯火通明,中央台世界杯记者王磊裹着印有CCTV标志的防风外套,快步走向新闻中心。他的镜头里刚录完阿根廷队的赛后采访,耳机里还回荡着梅西的西班牙语回答。“得赶紧把素材传回北京,国内观众等着看呢。”他搓了搓发僵的手指,对身旁的摄像师老张说道。
“这里比四年前俄罗斯冷多了”
作为中央台连续三届世界杯的跟队记者,王磊对气候差异感触最深。卡塔尔昼夜温差大,白天晒得人脱皮,晚上却要裹上薄羽绒服。“上次在卢日尼基球场,球迷喝着伏特加取暖;这次阿拉伯人直接在场馆装空调,真是‘钞能力’。”他笑着调整三脚架,镜头对准了正在训练的巴西队。
在新闻战场抢独家
中央台的蓝色工作证在媒体区就是通行证,但竞争同样激烈。日本队爆冷胜德国那晚,王磊靠着长期跑J联赛积累的人脉,第一时间拦住了进球功臣堂安律。“用日语提问时,他明显愣了一下。”这段专访后来被全网转发,连日本NHK都来要授权。
“记者席离草坪就五米,C罗摔在我面前时,能听见他骂脏话。”——王磊的采访手记
中国元素无处不在
从义乌生产的32强旗帜,到宁夏捐赠的流浪骆驼,王磊的报道总带着中国视角。有次在球迷广场,他偶遇穿汉服举着“中国加油”的留学生,当即做了即兴采访。“虽然国足没来,但中国记者、中国制造、中国球迷都在参与世界杯。”说完这话,他转身挤进了法国队的发布会人堆。
终场哨响时,王磊常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媒体人。他要确认所有4K素材上传完毕,还要给北京演播室发口播。“回家?等决赛完吧。现在得去混采区堵姆巴佩了。”他检查着话筒电池,工作服背后的汗渍早已被沙漠夜风吹干。